釘子戶,揚言補貼100億都不拆,專家進屋看后:可拆不得!

隨著都市的近代化,拆除、重建、提升、更新,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。

在拆遷過程中,開發商常常會拿出現金和房子來安慰被拆遷人。

在拆遷過程中,有一種特殊的人群,被稱為「頑固派」。

如果補償款談不攏,或者發生了其他糾紛,頑固分子也會拒絕合作,最終孤零零地生活在市中心或者新城里。

而這個頑固的家伙,也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。

當工作人員找上門來談判時,房主任金嶺的一句話,讓他們頭痛不已:「不要說一個億,就是十個億、十個億,我們也不會買!再高的價格,也不會賣的!「是。」

別說100億的補助,就算是1億,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。

那時候,任金嶺已經上了年紀,家境也不好,但是,任金嶺并沒有被那些地產商給打動。

他回頭去找地方文物保護機構的一位專業人士,對方一進門,就說:「這個房子不能拆。」

現在,任金嶺的房子還在市中心,周圍都是摩天大樓,而在他的房子中央,則是一棟只有數百平米的房子,而在這棟房子的正中央,則是一棟只有數百平米的房子,坐落在任金嶺的房子里。

那麼,這個「中國最頑固」的人,為什麼在高額的拆遷補償款面前,依然毫不退讓呢?而他的家究竟是何等的「寶地」,竟讓行家大喊「不能拆」?

100億給我也不拆

在河南鄭州的東史馬村,有一個喜訊傳來:當地政府已經看上了這片土地,將會立即派員登門拜訪,商談土地的安置問題。

村民們喜聞樂見,到處跑來跑去,盼望著很快就能入住新家,并能領到一大筆補償金。

然而,其中一位老者,任金嶺,正吸著一口土煙,聽到大家的歡聲笑語,卻是眉頭緊鎖。

東史馬村的人紛紛搬離了祖祖輩輩生活過的房屋,搬到了鎮上安排的安置點,但任金嶺堅持不讓他們搬走。

他一直住在家里,每天都要應付那些來找他的拆遷工人。

起初,地產商們認為,金嶺是因為拿不出足夠的資金,所以才會孤軍奮戰,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利益。

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人,只要價格還算公道,他們都會給出更高的價格,但是金嶺卻沒有任何表示,這讓那些地產商知道自己踢到鐵板了。

任金嶺家的老房子,位置很好,北臨連霍線,東臨牡丹街,鄭州市最繁榮的商業街,西臨鄭州大學,西臨河南理工大學。

可以說,這里是一塊地理位置優越,商業繁華的地段,房地產公司對這里勢在必得,自然不可能為了一個任金嶺而放棄這里。

在多次加價被拒后,帶著補償款走出家門的村民們開始議論起任金嶺的拒絕。

大家都認為任老這是貪心不足,適可而止,甚至連開發商都說了「別吃這麼多」。

有一次,一位開發公司的高管攔住了任金嶺,談到了拆遷的事情,對方更是提出了1億元的巨額補償。

然而,金嶺的一聲咆哮,讓所有人都嚇了一跳,他對著那地產商大叫:「不要說一個億,就是十個億,一百億,我也不會買!再高的價格,也不會賣的!「是。」

周圍的人這才明白,原來任金嶺并非貪圖錢財,他只是舍不得自己的祖屋而已。

面對這樣的感情,村民們都說他是個固執的人,連給他的錢都不要,而開發商則是打定主意,要立刻開工。

對于這些死纏爛打的居民,開發商們自然有自己的辦法。

第二日,清晨,任金嶺被一片轟鳴之音,從夢中驚醒。

他朝外面看了一眼,發現周圍的建筑公司都在挖土,正在施工。

數天后,任金嶺的房子周圍,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,任金嶺每天都能聽到巨大的噪聲,呼吸到的都是灰塵和灰塵。

在這種情況下,金嶺一個人,還能撐得住。

不過,習慣了在網絡上看到那些強拆的新聞,任金嶺還是有些忐忑。

等周圍的房子都被拆了,他不在的時候,那些地產商會不會把他的房子給拆了?

無奈之下,金嶺撥通了一個很長時間都沒有來過的發展商的電話,約他見面面談。

相見之后,任金嶺才說出他不肯拆除的真正理由。

他的家有一棟幾百年的老宅,他堅持了很長時間,不是因為他的錢少,也不是因為他的貪婪,而是因為他不想放棄。

而且,他還調查了一下,根據國家對文物的保護,如果強行拆遷,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。

這一次的會面,明顯是個意外,他們還以為任金嶺會妥協,可任金嶺的回答,卻讓他們有些摸不著頭腦。

專家認定:拆不得

任金嶺與開發公司,進行了一番坦誠的交流,說出了他不愿意拆遷的真正理由,雙方達成了協議:讓專業人士,來鑒定一下,這棟老房子,到底是不是一棟有歷史價值的老房子。

很快,鄭州市文物局就知道了這件事,并立即組織了一支專家組,趕赴任氏故居進行現場勘察。

一行人還沒進入任家,就被大門上掛著的一塊牌子給吸引住了。

牌匾上寫著四個大字:輔翼國政。

幾個人連忙從任金嶺那里要來了一架云梯,然后爬到了門口,仔細地看著那塊牌子。

無論是材料,還是字跡,又或者是雕刻的痕跡,都證明了這是一件清代晚期的古董。

眾專家立刻興奮起來,看來這次來任家,果然是來對了。

在檢查屋子里的其它古物時,幾位專家還向大家提了一個大家都很好奇的問題:你的祖先是誰?

而任金嶺,卻是得意洋洋地拿出了族譜,將自己家族的歷史,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。

任金嶺居住的這座老屋,在本地被稱為「任府」,許多本地人都知,這座老屋的祖先曾是一座極其興旺的府邸。

任氏祖屋建于1755年,從那以后,任氏家族就不斷地涌現出人才,歷代都有不少優秀的官員。

在任君選朝時,因深受道光皇帝器重,任家得賜「輔佐國家」一詞。

有句話說的是「輔政」,「輔」就是「協助」,「政」當然是「國」的意思。

很顯然,道光陛下對任家的評價很高,認為他們都是有治國之才的,所以,他們的名聲一直很好,叫做「輔國」。

得到了皇室的認可,任氏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。

從那以后,任家又出了不少大臣,像是布政司、衛千總這些實權大臣。

任氏家族的府邸,在任德潤、任德馨兩人的帶領下,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。

這兩個人,一個是正六品承德郎,一個是正五品武德騎兵。

在兩人掌管任氏的時候,任氏一族已經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,任氏一族的府邸,更是擴大到了五進院子,占地三十多畝,一共有三十八棟房子,被譽為「大宅子」。

從清朝開始,一直到了民國,因為連年的戰爭,任氏一族在政壇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小,在商業上的積累也越來越少。

新中國建立之后,任氏家族的土地、財產等,都被周圍的村民瓜分殆盡,只留下了任氏家族的一棟宅子。

現在的任府,只剩下了兩個院子,四十八個房間。

雖然如今已經沒落,但他們對這棟已經生活了二百余年的老房子,還是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感。

在任金嶺外公過世后,曾囑咐任金嶺爸爸好好照看這座舊房子。

在2007年,任金嶺的父親病逝后,任金嶺便將自己的權力傳給了自己的兒子,讓他照顧好自己的家。

正好今年,任氏家族要被拆遷,所以任氏家族的金嶺,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,他寧可放棄一千萬,也要保住這座老房子。

雖然任金嶺的孩子早就給自己的父母買了一套房子,也勸說自己的父母不要再堅持下去了,讓他們帶著這筆錢去自己的房子里安度晚年,可是任金嶺還是喜歡在自己的房子里生活,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,都要忍受著嚴寒。

按照任金嶺的說法,這座府邸,至少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。

如果到了他這一代,他在九泉之下,怎麼對得起任氏一族的列祖列宗?

幾位專家,在得知任家的輝煌歷史之后,紛紛與任金嶺握手,保證這棟別墅不會被推倒,因為它有200多年的歷史,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。

經過仔細的研究,發現任氏院落是一座很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建筑,尤其是大門上的「皇恩萬歲」和「君王萬歲」兩個大字,經過研究,已經超過了百年。

四合院中,到處都是木雕和磚雕,雕刻著云海鶴,雙鹿吃草,麒麟送子圖。

任氏祖祖輩輩,傳承了近二百年的歷史,包括清代的長衫,古代的瓷器,還有一台紡織機器。

任氏故居可以說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古跡,透過它,我們可以窺見二百多年的歲月積淀。

臨走之前,他們還再三告誡那些開發商,這棟房子,絕對不能拆!

從老宅到博物館

經過專家的敲打和確認,任氏宅院于2009年被列入鄭州市市級重點保護建筑,這也是任氏宅院在一片殘垣斷壁中唯一幸存下來的一座古老的宅院。

隨著任金嶺故居被定為世界文化遺產,更多的人知道了這座故居的歷史,很多記者都去過故居,對這座故居進行了專訪。

不少人都在想,這位金嶺,到底是不是真的被一個億給打動了。

「老房子是祖先的,不是我的,只不過是我這一代的傳承罷了。」任金嶺說。我有義務將他的衣缽傳承下去,若是到了我這一輩,便是斷絕了我一脈的根基,我無顏見列祖列宗。

任金嶺的一番話,在這個唯利是圖的時代,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,不少人都對任金嶺的決定表示了敬意。

但是,這種萬眾矚目的局面,也不利于保住任府。

知道任氏家族的遺物有多值錢,許多人都到任氏家族去看望任金嶺,這對任氏家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。

而且,有些人還說,這棟別墅里有很多古董,他們會偷偷地從里面拿走東西,這讓任金嶺很是惱火。

為了保住這座宅子,金嶺還拿出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,在宅子外修建了一堵圍墻,以防止有人暗中窺視。

只是城墻只修好了一部分,但任氏家族已經拿不出更多的資金來維持這一點了。

任家到了任金嶺這一輩,并不是很富裕,所以任金嶺很難拒絕那一億的賠償。

為更好的保存這座舊房子,任金嶺還專門向鄭州市文物局申請對這座舊房子進行改建,希望能對其進行一次全面的修繕。

鄭州市文物局在2017年批準了任家宅的改建方案,并將其更名為「鄭州天祥文化藝術館」,任家宅更名為「天祥文化藝術館」。

任家最鼎盛的時候,就是建立了天祥山寨,用來抗衡敵人,這也是為什麼會有「天祥」這個名字的原因。

天祥美術館建成后,由國家資助,對任氏宅院進行了修復和保存。

這棟大宅保持著清代的風格,從里面的擺設到里面的布局,都透著一股清代的味道。

天祥博物館也被分成了前院和后院,前院開放,供游客參觀,后院則是任家人的私人空間。

作為天祥博物館館長, 任金嶺和妻子每日負責保潔和修繕天祥博物館,接待進出游玩的游客。

老宅成了博物館,但任金嶺并不打算借此賺錢,他不收取半分錢,如今的天祥博物館僅需身份證就可進入。

為適應學校舉辦研修活動的需要,金嶺還把任氏大院里的一棟房子,改成了一個教學基地,讓同學們可以在這里進行傳統文化的研修。

同時,天祥美術館也與各大媒體進行了多次合作,運用現代化的通訊手段,使天祥美術館逐漸成為鄭州城市的一張名片。

任對金錢的獨到理解,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世界里,他選擇了一條新的道路,而不是一份新的補償。

用戶評論

2023/3/29 20:45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