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歲女孩病逝前,為了不拖累「養父」,自己安排后事,遺書至今都溫暖世人❤

「當我站在那個孩子的墓前,完全不能抑制內心的傷痛。我哭了……」

2007年,已經84歲的謝晉導演不遠千里來到一個破落的小山村,站在一個8歲小女孩的墓前,深深地鞠了三次躬。

等他站起來,一直都很強勢的謝老破天荒地抬起了手,擦拭眼角流下的淚水。

他後來在無數的場合談及這個場景,他說,「站在這個孩子的墓前,我完全不能抑制內心的悲傷」。

也是自那之后,年過八旬的謝晉導演下定決心要在耄耋之年,將這個8歲女孩的故事搬上銀幕。

他為女孩籌備的劇組陣容堪稱豪華,香港著名演員曾志偉,對扮演劇中小女孩的養父很有興趣,

而著名演員宋春麗也表示愿意加盟此劇,至于小女孩的扮演者,著名相聲演員牛群給他推薦了一個很不錯的孩子......

可惜,上天沒能給謝晉導演多一些的時間,讓他在劇組剛剛成立之初就猝然離世。

而他人生中最后的這個遺憾,在2020年終于順利上映,8歲女孩佘艷的故事,在15年后依舊溫暖著世人。

「你就是我的爸爸」

佘艷大概出生于1996年10月20日晚上12時,之所以說是大概,是因為她一出生,就被親生父母遺棄了。

那天是1996年的10月22日的凌晨4點鐘,佘仕友和母親為了去趕場,早早就起床上路了,在模糊的月光中,穿梭在永興鎮沈家沖的鄉間小道上。

匆匆趕路途中,佘仕友突然聽到了比小貓叫還要微弱的嚶嚶哭聲。

母親說是小貓的叫聲,催促他趕快趕路,不要多管閑事。

漆黑夜色中什麼都看不清,佘仕友卻總覺得不對勁,說這聲音和小貓不像,像是小孩子的聲音。

不顧母親的勸說,佘仕友放下肩上的擔子,就開始在草叢里四處搜尋,最后在草叢里發現了一個新生嬰兒。

孩子只包著一張很薄的破布,渾身被凍得冰涼,哭得一聲比一聲低。

唯一能表明她身份信息的,是一張兩指寬的紙條,上面寫著:10月20日晚上12點。

抱著這個氣息奄奄的孩子,佘仕友犯了難。

他已經30歲了,因為家里窮一直沒有找到對象,如果把這個孩子帶回去,恐怕就更沒人愿意嫁給他了吧。

看著懷中嚶嚶哭泣的嬰兒,佘仕友幾次放下又抱起,轉身走了又回頭,

「如果我走了,那這個孩子可能等不到天亮就被凍死了.....」

佘仕友咬咬牙,再次抱起了孩子,不顧母親的反對,轉身就往家走,心想:「這輩子就這樣吧,有個女兒挺好的」。

佘仕友給孩子取名叫佘艷,因為他們是在秋天遇到的,那時候碩果累累,植物色彩最為艷麗。

家里沒有牛奶,也買不起奶粉,余世友就熬米糊糊喂她,看著女兒吃了米糊后笑著睡著,余世友倍感安慰:

「這輩子,我就是你爹,有我一口吃的,就有你一口吃的。」

為了養孩子,佘仕友白天做農活,晚上編竹簍,一對竹簍可以賣8元,換來的錢可以給娃娃買最便宜的奶粉吃。

佘艷也很爭氣,雖然小病不斷,但是也磕磕絆絆地長大,而且自從5歲之后,她就開始幫爸爸做家務,洗衣服,煮飯,割草,樣樣干的利索。

等到了上學的年紀,余艷更加努力,因為她每一次拿著第一名的獎狀回家,父親的嘴角總是會高高地揚起,比賺了大錢還開心。

她知道,因為不識字,父親在外面干活沒少被人忽悠,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,將來幫父親把面子都找回來。

鄰居們都說撿來的孩子智商格外高,說佘仕友上輩子是積了大德,這輩子才能有這麼乖巧的女兒。

佘艷每次聽到鄰居們這樣說,都格外的驕傲。

小山村里沒有什麼秘密,從小佘艷就知道自己的身世,這一點佘仕友也從來沒有隱瞞過她。

不過佘艷知道自己的身世后,不管過得多苦,都從來沒有說過要找親生父母的話,她說:我怕爸爸難過。」

「再說了,我雖然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有媽媽的陪伴,但是能跟爸爸這樣快樂地生活下去,也已經很幸福了。」

佘仕友給了被遺棄的佘艷一次新生,乖巧懂事的佘艷慰藉了佘仕友的孤單,這本該是一件相互成就,兩全其美的事情。

但是命運,總喜歡給堅強的人更多的考驗。

自愿放棄治療

因為自小沒有吃過母乳,營養不良,佘艷一直體弱多病,小病不斷。

每次佘艷生病,余世友都膽戰心驚,小心照顧,倒是余艷自己,有些久病成醫。

鄰居彭春花記得最清楚的是04年農忙時的一件事,佘艷感冒了,咳嗽的非常嚴重,持續了好長時間。

她知道家里窮沒錢,去醫院看病要花好多錢,就自己拿著鐮刀去山上挖了一種叫「不死草」的草藥。

村里有老人告訴她,用這種草藥煎蛋吃能止咳。

後來佘艷挖到了草藥,但是家里沒有雞蛋,只有7歲的余艷就找來一些玉米粉,和上草藥煎成了小餅子吃。

她大概是想著做熟了顏色都差不多,效果也該差不多吧。

沒想到,久久不愈的咳嗽,還真的就這樣痊愈了。

佘艷高興壞了,覺得能干的自己又給父親省錢了。

可惜這樣的幸運,老天爺只給了余艷一次機會。

2005年5月,佘艷開始經常流鼻血,大多數時候,佘艷按照父親教的方法堵一會兒就不流了,可是那天早晨,鼻血染紅了臉盆里的水也沒有停住。

實在沒有辦法,佘仕友馬上帶著余艷去了鄉里的衛生室,想讓衛生員給她打一針止血針。

可是就連小小的針眼也止不住地出血,醫生還發現佘艷的腿上胳膊上有很多「紅點點」,而據佘艷說,這些紅點點已經出現有一段時間了。

醫生心里咯噔一聲,有了不好的預測,他立馬嚴肅地告訴余世友說:「孩子的情況比較特別,你馬上帶她去成都的大醫院檢查一下,希望是我想錯了...」

佘仕友當時腿都有些軟了,眼里含著淚一刻也不敢停,帶著佘艷就趕去了成都。

佘仕友和佘艷趕到醫院時,正趕上會診高峰,他讓佘艷坐在椅子上按住鼻子,自己去排隊。

佘艷坐在椅子上竭盡全力阻止血往外流,但是鼻血就像打開閥門的水管,怎麼也止不住,很快就染紅了一大片地板。

余艷很不好意思,就端起了一個痰盂接鼻血,不到10分鐘,盆子里的血就盛滿了一半,周圍的人都嚇壞了。

路過的護士發現了這個異狀,立馬帶著佘艷走加急通道去檢查,檢查結果剛出來一項,佘仕友就收到了病危通知單,

佘艷得了「急性白血病」,若不接受特殊治療,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個月,短的只有幾天。

而如果接受治療,那佘仕友最起碼要準備30萬的治療費用......

這一刻佘仕友感覺自己的天塌了,他急得直掉眼淚,不明白老天爺為什麼要這麼折磨他家這個苦命的娃。

30萬,對于一輩子在地里刨食的佘仕友來說是個天文數字,他要去哪里弄來這麼多錢給孩子治病呢?

但是不治,他又萬萬做不到,女兒才8歲,她還有大好的年華沒有享受,絕不能就這樣被放棄。

佘仕友抹盡淚水,走進病房跟佘艷說:「幺妹,你安心在這里住著,這個病好治。我讓你姑姑來陪你,我回去取錢去啊。」

「這得花多少錢啊」,佘艷有些著急,但也知道,一直流鼻血自己就沒力氣干活了,必須得治好。

佘仕友回到村里后,幾乎是挨家挨戶的借錢,借遍了親朋好友,但是竭盡所能也才湊了1萬塊錢,與30萬相去甚遠。

後來佘仕友又去工地打工,干最危險最臟的活兒,可是沒日沒夜地打工,他一個月的工資,才抵得住佘艷一天的醫療費,想要救余艷太難了。

佘艷的姑姑心疼哥哥,出了個餿主意, 「我有一個辦法,把娃留在這里,不信醫院會見死不救。」

佘仕友一口就回絕了,「佘艷已經被拋棄過一次了,我再拋棄她,那還是個人嗎!」

後來佘仕友就想著將自己住的房子給賣了,可是因為房子太破舊,一時間也找不到買主。

就在這個時候,聰明伶俐的佘艷通過病友和醫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,她拉著爸爸的手說:「爸爸,別賣房子,將來住哪里?」

佘仕友說:「乖孩子不怕,到時候爸爸想辦法搭個小偏房,能住!」

很快借來的1萬元花完了,房子也沒有賣出去,看著父親日漸消瘦的臉龐和憔悴的面容,佘艷忍不住落下淚來,她拉著父親的手說:「爸爸,我想死...」

佘仕友驚愕地看著女兒,「你才8歲,知道啥叫個死,可不敢瞎說」。

「我是個撿來的娃娃,大家都說我命賤,害不起這病,讓我出院吧...」

佘仕友再也忍不住,抱著女兒放聲痛哭...

6月18日,8歲的佘艷代替不識字的父親,在自己的病歷本上一筆一劃地簽字「自愿放棄對佘艷的治療。」

佘艷在離開成都前,向養父佘仕友和姑媽提出了兩個要求:穿一次新衣服,拍一張照片。

佘艷說:「我想漂漂亮亮地死;爸爸以后想我了,可以看照片。」

佘艷沒完說,父親和姑姑已經泣不成聲,他們當天就給佘艷買了兩套新衣服,帶著她去拍了全家福。

8歲女孩為自己安排后事

回到家后,佘艷的臉色一天比一天差,但是她卻還堅持向以前一樣做家務:擇菜、洗衣服、煮飯、割草。

愛漂亮的女孩還堅持天天自己洗頭髮,她說:「我希望你們將來想起我,會覺得我很乖。」

她還說希望自己能堅持到秋天,因為她和爸爸是在秋天相遇的。

如果不是《成都晚報》的記者傅艷,佘艷會像一片悄然滑落的樹葉一樣,靜靜地從這個世界中離開。

可能是相似的名字給了他們特殊的緣分,讓佘艷的人生在最后有了轉機。

傅艷從醫院處得知了佘艷的情況,寫了一篇報道敘說她的故事,隨后《8歲女孩乖巧安排后事》的故事在社會上傳播開來。

蓉城被感動了,互聯網被感動了,從成都到全國,乃至全世界,無數人為這個叫佘艷的女孩牽掛感動。

現實世界和互聯網空間聯動,短短10天時間,來自全球的華人為佘艷的生命之火助力,70萬醫療費用很快就湊齊。

6月21日,放棄治療在家準備等死的佘艷被重新接回成都,住進了市兒童醫院,錢有了,卑微的生命有了活下去的希望。

所有的人都期盼著奇跡的發生,所有的人都期盼著佘艷重生的那一刻,很多民眾到醫院來看望佘艷,很多的網友都在問侯這個可憐的孩子!

佘艷也很堅強,剛住院時做骨髓穿刺檢查,針頭從肋骨刺入,大多數成年人都承受不住,可她沒哭沒叫,眼淚都沒流,動都不動一下。

後來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強烈,佘艷一吐就是大半盆,她也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,一聲累。

照顧她的徐鳴醫生心疼這個沒感受過一天母愛的女孩,當即提出要認佘艷當「女兒」。

這時候佘艷的眼淚再也繃不住,一下子就涌了出來。

第二天,當徐鳴醫生來到她床前的時候,佘艷害羞地叫了一聲「徐媽媽」,徐鳴先愣住了一下,接著展開了笑容,甜甜的回了一聲「女兒乖」。

佘艷人生的缺憾在這一刻全部補齊,徐媽媽是第一個給她穿襪子的人,也是第一個圓了她公主夢的人,

佘艷是個十分容易滿足的人,一雙紅皮鞋一雙白襪子,就足夠讓她感動許久。

也正是有這麼許許多多的支持,兩個月的化療,佘艷闖過了9 次鬼門關,感染性休克,敗血癥,溶血,消化道大出血...每次都逢兇化吉。

佘艷的白血病被控制住了,可是比白血病更可怕的卻是化療后的藥物并發癥。

佘艷的身體本來就比普通孩子弱,因此并發癥格外的兇猛,小佘艷更加虛弱了。

似乎是有所感應,這天,佘艷突然問來看她的記者傅艷,「阿姨,你告訴我,他們為什麼給我捐款啊?」

「因為他們都是善良的人啊!」

佘艷想了一會兒,「那我也要做善良的人」。

傅艷還想說什麼,卻看見佘艷從枕頭底下掏出一個數學作業本遞給了她,說:「阿姨,這是我的遺書。」

傅艷震驚了,她囁喏著不知道該如何接話,只接過了本子翻開來,里面果然是佘艷對自己身后事的安排,

這是一個年僅8歲的孩子在生命垂危的時候,趴在床上用鉛筆寫的3頁遺書,里面有很多錯別字,但是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感恩。

文字全部是關于她離世后的「拜托」以及她想透過記者向社會上關心她的人表達「感謝」與「再見」,她最不放心的還是爸爸。

「阿姨再見,我們在夢中見...傅阿姨,我爸爸的房子要垮了,爸爸不要生氣,不要跳樓!傅阿姨,你要看好我爸爸...阿姨,醫我的錢給我們學校一點點,多謝...阿姨給紅十字會會長說,我死后,把剩下的錢給那些和我一樣的病人,讓他們的病好起來......」

這封遺書讓傅艷看的泣不成聲。

8月22日,因為消化道出血,幾乎已經一個月不能吃東西,只靠輸液維持的佘艷,第一次不聽醫囑偷吃了一口方便面。

就是這一口方便面,加重了消化道出血,要了她的命。

在生命的最后時刻,佘艷腹痛難忍,她哀求地對所有的醫生護士說:「讓我死吧,我難受...」

很多醫生護士忍不住都哭了,如果可以大家都想幫她分擔痛苦,可是想盡了各種辦法還是無濟于事。

最后佘艷還是離開了,在所有人的遺憾和悲痛中離開了。

她下葬那天,殯儀館外站滿了熱淚盈眶的民眾,他們都是8歲女孩佘艷素不相識的「爸爸媽媽」,

他們怕小佘艷最后走的時候太孤單,從四面八方趕來,冒雨送她最后一程。

佘艷的墓碑上,有她一張笑吟吟的照片,碑文正面上方寫著:我來過,我很乖...

最后佘仕友遵照佘艷的遺囑,將剩余的54萬醫療費,當做生命的饋贈送給了7個患白血病的孩子。

這七個可憐的孩子,年齡最大的19 歲,最小的只有2 歲,都是家境非常困難,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貧困孩子。

第一個接受佘艷生命饋贈的女孩徐麗說:「謝謝佘艷妹妹的生命饋贈,請你放心,以后我們的墓碑上照樣刻著‘我來過,我很乖...’」

后續

2008年,謝晉導演猝然離世,沒能完成佘艷故事改編的電影《我來過,我很乖》的拍攝。

12年后,同樣是以佘艷故事為模板的公益電影《天堂的張望》上映,彌補了這一遺憾,佘艷的故事再一次感動世人。

佘艷留給人們最后的親筆文章叫做《我的路》:

我的路不在小朋友走的小小的路上,我的路不在汽車跑的寬寬的路上。

上山時我喜歡走我的路,下山時我和小鳥一起唱歌。

要是你們也肯在我的路上走走,你們會聽見我和小鳥在唱歌。

聽著歌聲向前走,路就是再長,也不會覺得累。

我喜歡走我的路。

每個人都會選擇一條自己認可的道路走下去,希望你也能和小佘艷一樣,對自己選擇的路,無悔、無愧。

用戶評論

2023/3/24 5:58:35